| 索??引??號 | 11370921MB2794342A/2025-1247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寧陽縣政府辦公室 | 組配分類 | 領導干部解讀 |
點擊播放視頻
原文鏈接:寧陽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陽縣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2025年10月31日,寧陽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苗苗同志,黨組成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趙峰同志,黨組成員、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顏京鋒同志,黨組成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永同志出席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寧陽縣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苗苗同志:
大家好!教育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實施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提升教育質量,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期盼的必然要求。
今年,我縣成功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縣委第十五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實施寧陽教育振興計劃”工作部署,《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寧陽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計劃”任務,全縣“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暨2025年重點工作動員大會提出了“重振寧陽教育雄風”的目標。2025年4月9日,縣政府印發了《寧陽縣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為加快教育強縣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一)重要意義。《實施方案》緊扣寧陽縣教育發展實際,以“教育振興”為主線,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是破解區域教育發展瓶頸,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推進教育強縣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系統性規劃與多方參與機制,展現了縣域教育改革的創新路徑。
(二)總體目標。聚焦優化教育管理干部梯隊結構提升辦學活力、優化師資隊伍培訓提升專業化素養、優化教研教學工作提升育人質量,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教育管理體系現代化、師資隊伍專業化、課程教學優質化、學生全面發展,全縣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基本進入全市先進行列,打造具有寧陽特色的教育品牌,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三)重點任務。聚焦優化教育管理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優質課程體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守牢校園安全穩定底線七大關鍵領域,提出優化教育干部梯隊結構等32條具體措施,體現精細化治理思維,重點關注城鄉教育均衡化、教師培養機制、強課提質等深層次問題,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導考核、營造社會氛圍,保障《實施方案》落地見效。
自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實施以來,教體系統圍繞“重振教育雄風”的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成功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高中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及今年高考錄取取得較好成績。下一步,縣教體局將繼續以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圍繞“抓改革、提質量、保安全、爭一流”工作主線,堅決完成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目標任務。
問題一:我是大眾網海報新聞的記者。剛才劉局長介紹《實施方案》的總體目標時提到,優化教研教學工作提升育人質量,請問,在改進教研教學工作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趙峰答: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在改進教研教學工作方面,縱深推進高初小銜接教育,形成“小學注重興趣培養和習慣養成,初中注重思維能力和探究素養提升,高中推行“九年級學科訓練營+三年高中一體化培養”的銜接體系;以寧陽一中為龍頭,完善“一生一案”“一科一案”,制定優生個性化培養方案,形成符合我縣實際的初高中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構建“縣—鄉鎮—校”三級教研為主體,“核心教研團隊”與“中高考研究團隊”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教研新體系,創新組建高初小一體化協同育人聯盟,推行“1+N”“1+1+N”幫扶模式,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帶動薄弱校質量提升。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安排各學段教研員20人分兩批到市教科院掛職學習,邀請知名專家來寧授課。
今年以來,全縣教體系統干部教師始終牢記人民重托,以教育振興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全力以赴、加壓奮進、勠力攻堅,2025年夏季高考取得較好成績,圓滿完成文化科上線率和雙一流錄取率的工作目標,并實現“清北”突破。下一步,教體系統全體干部教師將持續發力,努力提升教育質量,力爭讓寧陽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問題二:我是泰安日報的記者。請問,《實施方案》發布以來,寧陽縣教體局如何優化中小學校布局,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
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顏京鋒同志: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隨著出生人口降低,生源減少,為高效利用資源,城區學校將繼續保留3個教育集團、2個小學、3個初中、2個完全中學初中部的格局。鄉鎮義務教育學校,2024年撤并了小規模學校15所,2025年撤并5所,2026年計劃撤并2所,下一步,鄉鎮中、小學將逐步向僅保留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學進行布局規劃,個別狹長鄉鎮,綜合考慮鄉鎮地勢地貌,如磁窯鎮考慮保留2所小學,逐步形成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體制。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問題三:我是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請問,我縣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上采取了哪些舉措?
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程永同志: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一是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動態調整教育學區、學校、幼兒園領導班子174人,大幅提升管理隊伍專業化水平。創新“城鄉互哺”機制,選配60名鄉鎮優秀教師到城區初中任教,組織教師交流輪崗38人,實現城鄉師資雙向流動、優勢互補。全年引進急需緊缺青年人才55人,公開招聘教師14人,安置公費(委培)師范生56人,為教師隊伍補充新鮮力量。
二是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構建“分層分類、靶向施訓”體系,組織教育管理干部參加省市級校長培訓、人工智能專題研修、全縣教育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和業務知識專題培訓班等1300余人次;實施“教師賦能工程”,通過“國培計劃”“數字化能力提升”等項目培訓干部教師6500余人次;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開展能力培訓、讀書交流、研修等活動,提升班主任綜合素養。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這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