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921004350083H/2025-00557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寧陽縣財政局 | 組配分類 | 2025年 |
關于寧陽縣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
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2025年2月27日在寧陽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寧陽縣政府副縣長、縣財政局局長 潘洪勇
各位代表:
受縣政府委托,現將全縣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提請縣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4年全縣和縣級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在縣委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全縣各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增收節支、改善民生、風險防范、財稅改革等各項工作,全年財政收支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2024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272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3%,同比增長12.93%。其中,稅收收入15457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72%,同比增長5.18%;非稅收入4569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55%。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220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9.71%,同比增長8.05%。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返還性收入和轉移支付補助328570萬元、債務轉貸收入17000萬元、調入資金36605萬元和上年結余40410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000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624857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2203萬元,加上上解支出37652萬元和債務還本支出19040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00萬元,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569395萬元,收支相抵后,結轉下年支出55462萬元。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2024年,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540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0.84%,增加5.56%。其中,稅收收入9971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86.65%,減少7.14%。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6867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10%。主要項目完成情況:
——安排農林水事務支出5007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32%。投入資金8932萬元,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標準提升到每畝120元,覆蓋74.4萬畝耕地,惠及14萬戶小麥種植農民;落實補貼資金2017萬元,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應補盡補;投入資金2860萬元,支持1.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資金5470萬元,用于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投入資金13283萬元,支持鄉村建設行動項目建設。
——安排衛生健康支出2853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1%。投入資金6149萬元,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89元提高到94元,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12大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640元提高到670元,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投入資金1001萬元,支持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投入資金2904萬元,為24092人發放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和特別扶助金。
——安排教育支出15300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31%。保障全縣中小學教師工資和鄉鎮補貼發放,促進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資金1383萬元,按照每名幼兒710元的標準,保障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投入資金7454萬元,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按照生均880元和1100元的補助標準落實到位;投入資金516萬元,落實10848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政策;保障全縣近7萬名學生繼續享受免學費和免費教科書政策。
——安排科學技術支出131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7.41%。安排我縣各類科技創新項目資金628萬元,用于科研經費補助,其中安排科技創新發展資金227萬元、“雙十工程”重大項目補助400萬元;安排人才工作經費61萬元,人才公寓租金45萬元,緊缺人才補助經費11萬元,2024年岱宗人才工程創新創業項目80萬元。
——安排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3068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3.65%。投入資金596萬元,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歷史文化促進會以及宣傳文化旅游發展;投入資金30萬元,支持省市縣三級聯合購買文化惠民演出;投入資金140萬元,支持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和美術館免費開放;投入資金366萬元,支持文物保護以及文化展覽。
——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681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83%。投入資金36946萬元,用于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補助,自2024年7月1日起將補助標準由每人每月168元提高至188元;投入資金9966萬元,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由每人每月915元、720元提高至980元、786元,保障10587戶城鄉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投入資金7508萬元,將農村五保供養基本生活費標準由每人每月962元提高至1022元,惠及全縣5025名農村五保供養對象。
——安排交通運輸支出863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7.20%。保障濟微高速、濟棗高鐵、省道104寧陽段等重點交通項目征遷及建設費用;支持濟微高速寧陽北互通連接線、朝柴路、農村四好路、村道安全生命防護提升工程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支持城鄉公共交通事業發展。
——安排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517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6.59%。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堅持勤儉奉公,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等支出。
——安排商業服務業支出189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8.69%。安排專項資金300萬元,用于我縣兌付汽車、家電廚衛、餐飲、住宿、商超等重點領域消費補貼,有力支持擴內需、穩增長。
——安排節能環保支出1655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8.28%。支持海子河水體生態修復及雨污分流、開發區再生水綜合利用、化工產業園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項目,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
——安排城鄉社區支出1805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18.08%。支持機場大道、花園城市、城市口袋公園、城區排水排澇、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城建工程項目建設,讓城市有形象、群眾得實惠。投入資金283萬元,兌付購房補貼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103644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00%,同比下降40.55%。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級補助收入2450萬元、調入資金240023萬元、債務轉貸收入287300萬元和上年結余151513萬元,收入合計784930萬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44010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4.50%。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上解支出230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02600萬元,支出合計542931萬元。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結轉下年支出241999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00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84萬元、上年結余670萬元,減去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的105萬元后,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327萬元。收支相抵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結轉下年支出722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2119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79%,其中財政補貼收入75138萬元。根據專款專用的原則,安排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09371萬元,其中社會保險待遇支出108137萬元。收支相抵后,社會保險基金當年結余11824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09465萬元。
(五)政府債務情況
經省財政核定、縣人大常委會批準,2024年我縣政府債務限額為125.89億元。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6.89億元,重點用于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47億元、城區排水防澇和城鎮雨污分流改造項目2.2億元、新能源充電樁項目0.6億元、現代農業示范項目1億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0.7億元、學前教育項目0.32億元、棚戶區改造項目0.3億元、高速公路項目0.3億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項目1億元。當年發行地方政府再融資債券10.94億元,用于償還到期政府債務。截至2024年底,全縣政府債務余額118.31億元,嚴格控制在上級核定的政府債務限額以內。
(六)縣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落實情況
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全縣各級政府及財政等部門認真執行縣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及縣人大常委會有關會議決議,全力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和“123456”總體工作部署,頂壓奮進,攻堅克難,扎實做好增收節支、民生保障、風險防范、財政管理各項工作,全力服務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建設。
——強化齊抓共管,提升財政保障服務能力。發揮稅費共治領導小組作用,加強收入調度和分析研判;堅持“抓大不放小”,緊盯土地交易、股權轉移、利潤分紅等環節,確保應收盡收;借助自備井專項整治契機,開展水資源稅專項行動;加強對重點市場主體監測分析,及時捕捉異常信息,通過稅務評估等手段查補稅款。加快推進非稅收入繳庫電子化管理改革,提升非稅收入征管效率。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稅收收入兩項增幅在全市縣市區中排名第1,獲得省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激勵。圍繞政府性基金收入,加大土地出讓金征繳力度,制定出臺新的《寧陽縣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管辦法》,規范征收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將縣鄉財政結算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到全部鄉鎮街道,引導基層主動抓征管、培財源。全縣13個鄉鎮街道稅收增長26%,增收勢頭良好,改革效果初步顯現。持續加大對接爭取力度,全年爭取財政性資金33.11億元、新增政府專項債券16.89億元,有力支持全縣各項事業發展。
——加強統籌調度,有保有壓優化支出結構。面對財政緊平衡態勢,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抓好財政資金統籌調度。堅持“三保”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對照“三保”清單按標準足額編列預算,確保從源頭上不留缺口;定期測算月度底數,統籌好上級資金和自有財力,確保民生政策及時兌現、工資正常發放、機構正常運轉。其中,籌措資金兌現2023年度公務員年終一次性獎金、事業人員績效工資和2023年度考核獎,提升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積極性。嚴格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騰出財力支持民生事業發展。2024年,全縣教育、社保、醫療等民生領域支出44.69億元,占總支出的比重達87.24%。加大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統籌整合各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5.53億元,支持14個部門75個涉農項目。多方籌集資金支持省道S104改建、濟微高速連接線、濟棗高鐵寧陽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以及花園城市、口袋公園、城區排水排澇、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建項目,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提升人民獲得感。
——突出節支增效,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預算約束和執行監督,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將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緊密結合,有效控制預算支出。引導各部門單位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把嚴把緊預算關口,加強預算執行監控,完善支出審核機制,不該開支、不必開支的一律不開支。制定《寧陽縣縣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完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體系,推進公務之家網上報銷差旅費改革,規范公務人員出差行為和經費報銷管理。嚴把財政支出關口,發揮政府采購、投資評審節支功能,全年節約、核減財政資金3521萬元,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深化績效管理改革,對各部門單位項目全面實施事前績效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通過績效評價壓減部門項目預算3.34億元;開展城市公交、城鄉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等項目成本效益分析,節省資金1472萬元,促進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統籌發展安全,筑牢財政持續運行根基。扛牢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政治責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守牢安全發展底線。嚴格政府債務風險源頭管控,規范舉債融資行為,嚴禁新增隱性債務。抓牢抓實法定債務償還,全年運用縣級自有財力及時足額還本付息,堅決杜絕逾期情況;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到期債券本金,減輕財政支出壓力。對存量隱性債務“銷號制”管理。緊抓中央大規模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契機,爭取隱性債務置換債券,有效緩解償債壓力。成立全縣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專班,落實城投公司投融資提級管理要求,加強動態監測和風險處置,加快平臺公司數量壓減和高息債務置換,為改革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統籌兼顧,規范提升財政管理水平。扎實做好預算執行、國庫管理、資產管理、財會監督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財政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日監控、周研判、月分析,國庫庫款保障水平始終保持在0.1倍以上;扎實推進暫付款壓減,定期開展存量資金清理,綜合考慮轉移支付下達情況、庫款保障水平、預算執行進度、重要支出節點等因素,按照輕重緩急科學安排支出,夯實穩健運行根基。修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完成118家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編報工作;做好財政供養人員系統更新,確保數據真實性、時效性;開展津貼補貼問題專項檢查,著力解決違規發放津貼福利、執行政策不規范等問題;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報表編報和產權登記,開展行政事業資產清查,做好全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中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核算工作;組織財會監督專項行動,開展財經紀律重點問題監督檢查,對3家企事業單位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確保財政資金安全和財經秩序穩定。
總體來看,全縣財政收支運行總體平穩,經受住了風險挑戰,但財政運行和財稅改革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受市場預期減弱、需求不足等制約,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骨干行業稅收支撐能力減弱,財稅增收壓力不斷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土地成交持續走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長壓力較大。基層“三保”、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不斷增加,債務風險防控形勢復雜嚴峻,財政收支矛盾非常尖銳;部分單位預算編制執行不夠規范,財務和資產管理還有薄弱環節。對于以上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5年預算草案
根據中央和省市預算安排及深化財稅改革總體部署,我縣財政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縣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123456”總體工作思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持續穩健向好、進中提質;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提供堅實財政保障。
(一)2025年一般公共預算草案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代編草案。2025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210286萬元,增長5%,其中,稅收收入預期目標162303萬元,增長5%;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527570萬元,增長3%。按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加上級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收入等,全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85432萬元。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草案。2025年,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目標152680萬元,增長5%。按照上級預算管理一體化改革要求,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安排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3486萬元(包括代列的應由鄉鎮負擔的民生項目、鄉鎮教師工資等支出),增長3.4%。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2025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預期目標159700萬元,加上年結轉收入241999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000萬元、上級轉貸收入32300萬元,全縣政府性基金總收入436999萬元。減債券還本支出1480萬元,上解上級250萬元,安排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435269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2025年,全縣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期目標3000萬元。加上年結轉收入722萬元、上級補助收入184萬元,減去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050萬元(按照35%的比例),本年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856萬元。
(四)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
2025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期目標128742萬元,同口徑增長6.2%,其中,財政補貼收入84474萬元。根據專款專用的原則,安排社會保險基金支出120202萬元,同口徑增長9.9%。其中,社會保險待遇支出118712萬元。社會保險基金當年收支結余8540萬元,年末滾存結余118005萬元。
三、確保完成2025年預算任務的主要措施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財政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決策部署,迎難而上、奮力爭先,狠抓五個方面工作,推動財政收入更穩健、資金管理更高效、風險防范更有力,奮力譜寫財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深入挖潛增收,做大收入盤子。緊盯全年財稅收入目標不動搖,加強對重點行業、稅源企業的動態監控,運用稅收保障、信息管稅等手段強化收入征管;持續深化縣鄉財政結算改革,引導各鎮街園區抓征管、培財源;加強對國土、住建、教育、民政、環保、人防及公安交管等系統非稅收入的征繳監管力度,確保各類稅費應收盡收;強化財政、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等部門協作配合,緊盯濟棗高鐵、省道104、中農批、中央商務區等重大項目,加快土地掛牌出讓,推進政府性基金工作有序進行。
(二)優化支出結構,提升資金效益。牢固樹立“節支也是增收”和“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三保”支出的最優先順序,確保民生政策及時兌現、工資正常發放、基層正常運轉;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確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穩定在85%以上;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從嚴執行經費開支標準;扎實開展政策“廢改立”,清理取消低效無效政策,加強新增支出政策評估論證,增強政策針對性和實效性;集中財力優先保障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確保財政資金用在緊要處、刀刃上。
(三)加強對接爭取,提升可用財力。緊盯二十屆三中全會后稅制改革等政策機遇,密切關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等政策動向,爭取增量資金彌補財力缺口。緊抓我省開展專項債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政策機遇,把專項債券作為民生項目建設主要資金來源,抓好2025年專項債項目謀劃入庫,做細做深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項目儲備、提高項目質量、完善項目手續、強化要素保障,全力爭取更多項目入庫和發行額度。
(四)樹牢底線思維,防范化解風險。完善政府債務動態監測和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杜絕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緊抓財政部較大規模置換地方存量隱性債務政策契機,加快置換存量債務,減輕償債壓力;抓好城投債風險防控,完善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分類推進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強化庫款運行預警監測,密切關注庫款余額、保障水平等關鍵指標,防范資金支付風險;扎實履行財會監督職責,聚焦資金分配使用關鍵環節,確保財政資金安全規范運行,守牢財經紀律和資金安全底線。
(五)加強資金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立健全預算約束機制,壓實部門預算管理主體責任,提升預算編制執行水平;高標準完成各項預算績效工作,開展2025年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評估,組織各部門對項目支出開展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高質量完成財政重點評價工作,加強第三方機構執業質量監督管理,真正把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政策調整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扎實做好資產管理、采購評審、法治建設、會計管理等領域工作,持續提升財政資金效益和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25年全縣財政改革發展任務艱巨,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本次大會決議,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指導和監督,真抓實干、創新突破、攻堅克難,為加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