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寧陽縣市場監管局在第十二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上作經驗介紹
近日,第十二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暨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疆)大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本次大會以“強化食安監管信息互聯共享,賦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集結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監管力量,交流食安監管經驗與產業實踐,為破解食品安全監管難題、提升食品產業營商環境效能注入新動力。
寧陽縣市場監管局在會上作了題為《“三化”促提升 “三更”重守護 寧陽縣構筑“無感監管”體系保食安》的經驗介紹,詳細介紹了寧陽縣緊扣“無感監管”核心理念,打造食品安全治理“寧陽樣板”的優秀做法。
一、數字化賦能:“無感監管”讓食品安全更“有感”
推進社會化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建成3個戶外顯示大屏,接入300余家餐飲后廚攝像頭信號,將后廚景象亮在群眾眼前,接受社會大眾監督。開展“互聯網+明廚亮灶”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指導業戶按照標準改造升級,助力示范片區建設。實施“陽光外賣”工程,打造后廚“云直播”。安裝網絡餐飲后廚高清攝像頭300余個,搭建“線上共享廚房”監管模塊,信號實時接入智慧監管及外賣平臺,消費者可實時查看后廚畫面。引入AI圖像識別技術,自動抓取違規行為,實時推送至監管部門和商戶。建立“聯動整改”機制,針對共性問題及時推送預警提示。創新“三專一促”機制,提升外賣服務質量。專人對接,專屬聯絡員開展合規指導并建立“問題-解決”雙向臺賬;專項建模,在AI圖像識別系統中定制專屬指標,識別精準度大幅度提升;專場培訓,開展線上專題培訓;以查促優,執法人員“每周巡查、每月通報”,針對性開展線上巡查。
二、標準化引領:“清潔廚房”系統性提升讓食安共治更有看頭
推動小餐飲標準化建設。重點推進外賣及小餐飲聚集區標準化后廚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后廚布局標準,多形式規范提升小餐飲門店420余家,確保“明廚亮灶”可落地、可持續。打造特色小餐飲聚集區。打造寧陽大道“清潔廚房”聚集區示范點,擦亮“小而美、凈而安”的餐飲名片,目前已涵蓋餐飲門店360家。加大對“清潔廚房”標準的推廣力度,升級改造“清潔廚房”170余家。差異化分級分類監管。根據經營狀況,將餐飲單位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商戶“零干擾”,僅進行日常隨機抽查;B級商戶常規監管,定期開展檢查;C級商戶重點巡查,加大監管力度。同步建立分級動態調整機制,及時調整餐飲等級和監管力度。
三、社會化共治:多元發力讓食安防火墻更穩固
推動“食安哨兵”提質擴面。制定完善“食安哨兵”招募考核機制,建立“食安哨兵”激勵機制,舉辦“食安哨兵”聘任儀式和“泰安小美”騎手表彰儀式,向優秀騎手發放獎金、證書,激發騎手積極性。健全快速響應機制,24小時內處置“食安哨兵”上報問題,處置結果與商家評級、評優等掛鉤,形成“線索發現-整改反饋-信用記錄”全鏈條處置模式。成立“大眾評審團”共建共治。組建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執法人員、消費者代表、餐飲業主及物業公司組成的評審團,形成“專業性+口碑度+行業自律”評審模式。規范評審流程和評分標準,開展“星級廚房”評選,評選結果及時向社會大眾公示。全民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等主題活動,聯動新聞媒體,開展多形式的宣傳活動17場,正面引導社會公眾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加大對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2022年10月至今,發布食品安全紅黑榜120期,公示黑榜220余家,反面警示形成強大震懾效應,雙向發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