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比亞迪公司正式發布了“刀片電池”,刀片電池因結構性創新,使其無法繼續使用傳統沖壓工藝生產盒式電池殼。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決定以同比亞迪合作為契機,因勢利導切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殼體賽道,技術人員歷經6個月不斷調試改進,從對新技術的一知半解到最終解決了大口徑、小圓角方形電芯殼體的多道次長區間變形量分配問題,實現應力應變場與焊接溫度場的綜合控制,形成電芯殼體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方案,打造了國內首條專用電芯殼體智能生產線。
“當年公司生產線正式開機便承接比亞迪價值2億元‘刀片電池’電池殼生產任務,銷售額也從2020年的3億多元攀升到2021年的5億多元,一項技術創新給企業帶來2億元的銷售額。感受到技術革新帶給我們的紅利,我們更加重視智能化和數字化戰略,不斷推進產品的升級換代和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目前已為比亞迪、長城蜂巢、吉利新能源、廣汽埃安等新能源車企獨家配套。”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志強回憶。
據了解,經過多年深耕,目前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已將生產刀片電池殼體的高頻焊接生產線升級改造為智能識別系統,可自動記錄不同型號產品對應生產線各工序工藝參數“窗口期”,進一步減少了生產過程中人工干預程度,設備調整效率提升了85%,成品率提高了1.29%,為企業搶抓訂單提供了寶貴機遇。今年上半年,企業營收同比增長59%。
“稅收優惠政策在企業持續研發、加快轉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去年以來,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900萬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所得稅優惠680萬元,實實在在的稅收紅利為企業產品的研發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鵬說。
近年來,國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加碼”,國家稅務總局寧陽縣稅務局立足稅收職能,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精細化、個性化服務,通過“數據+政策”的精準匹配,實現“政策找人”“精準推送”,按照產業發展邏輯,為重點產業提供貫通全鏈的政策咨詢與納稅服務,以多種方式助力稅費紅利精準釋放,為制造業“智造”升級賦能添力。
隨著技術進一步升級換代,刀片電池也分化出了“長刀”與“短刀”,新合源的技術攻堅又邁向了新征程,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張志強信心十足:“新能源行業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盡管市場競爭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但科技創新永遠是生產力的來源。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下我們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努力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