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921MB28582702/2024-1816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寧陽縣教育和體育局 | 組配分類 | 招生政策解讀 |
一、關于高新區居民子女入學也納入城區學校招生范圍政策是怎樣的。
自寧陽縣成立高新區以來,轄區內居民子女入學問題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安排下,寧陽縣實施民辦義務教育治理工作,將原民辦金橋學校轉為公辦,新設立了團結路中學和團結路小學,作為承擔城區南部社區以及高新區轄區居民子女入學的服務學校;今年以來,學校采取積極措施,投資改建校舍、增添儀器設備,努力擴充學位,爭取讓高新區的適齡兒童少年能早日進入城區學校就讀。
一是自2024年起,將高新區轄區駐地生源納入城區學校招生范圍。因城區學位有限,目前僅接收高新區起始年級(小學一年級、初中六年級)生源;其他年級2024-2025學年暫不接受轉學,仍在原服務學校就讀。二是部分學校招生片區調整。為解決高新區居民子女就學問題,今年對團結路中學、團結路小學、八仙橋西關小學等部分城區學校招生范圍進行調整。三是考慮到新納入的高新區居民子女的實際情況,本著自愿原則,家長仍可以選擇到泗店鎮和鄉飲鄉原服務學校就讀。
二、縣教體局在教育入學‘一件事’上,是如何落實數據賦能、優化流程,實現便民利民目標的。
教育入學“一件事”,作為寧陽縣國定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任務之一。其工作目標是,堅持數據賦能,深化居民證照數據共享應用,升級教育入學平臺,全面提供群眾子女報名入讀義務教育學校 “一網通辦”服務,實現具有本縣域內戶籍和登記房產居民子女報名入學“零證明提交”,最大限度減少持居住證居民、無登記房產居民等特殊類型網上提交證明材料數量,大力提升群眾子女報名入學的便利度、滿意度、獲得感。縣教體局作為牽頭部門,聯合縣公安局等8部門,齊心協力為群眾提供“集成辦”服務。主要做法是,整合相關職能部門數據,升級“寧陽縣義務教育招生服務平臺”,通過與公安戶籍信息、工商注冊信息、社保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和房地產交易信息、出生醫學信息、婚姻信息等數據對接,充分利用“大數據”的便捷優勢,自動填報相關信息。對自動填報的數據不上傳證明材料,從而減少家長填報時間。同時,在學校審核過程中,對自動獲取的信息只需審核關聯關系,無需再判別真假,提高了審核效率和精度。
三、寧陽縣2024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施意見中,關于民辦學校招生都有哪些政策。
按照上級“公民同招”要求,寧陽縣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工作同步進行,也是通過“招生平臺”面向全縣招生。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和招生簡章經縣教體局批準后,學校予以發布,并與公辦學校同步網上招生,全面接受社會監督;未經網上報名的不予辦理學籍注冊手續。如報名人數超出學校招生計劃,實行電腦派位;電腦派位方案報縣教體局基礎教育科審查備案。除報名所需的基本信息外,不得要求家長提供其他任何信息。不得跨區域招生;嚴禁民辦學校“掐尖”招生;未經縣教育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擅自進行宣傳與招生,違者予以核減招生計劃,直至取消辦學資格。
四、今年的招生對象有什么新要求。
小學新生為年滿6周歲(2018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初中新生為接受完小學教育的適齡少年。凡因身體原因需延緩入學的適齡兒童,須由家長持相關證明材料向戶籍所在鄉鎮(街道)教育學區提出書面申請,由所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批辦理延緩入學手續,并報縣教體局備案。
五、今年的招生原則有哪幾個方面。
(一)依法招生,規范招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山東省對違規從事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55號)、《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基本規范》的通知(魯教基發〔2021〕2號)等要求,嚴格規范招生行為,杜絕違法、違規招生。所有報名入學新生均須在“寧陽縣義務教育招生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招生平臺)報名,否則不予建立學籍。
(二)劃片招生,免試入學。按照行政區劃、學校規模、學校布局、社區人口分布以及交通狀況等因素,確定我縣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探索實施多校劃片。學區內適齡兒童少年的戶籍和法定監護人合法房產均符合要求的應招盡招;符合政策規定的其他生源統籌安排入學。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入學制度。
(三)陽光招生,嚴控班額。加強過程監督和管理,完善招生入學公示制度,確保公開透明招生。嚴禁城區公辦學校招收寄宿生。嚴控班額,全面實行“陽光分班”,嚴禁出現56人及以上超大班額。
(四)服務群眾,方便群眾。堅持以人為本、簡化流程,鞏固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網上辦”成果,深化數據賦能,優化招生系統平臺建設,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件事”便民化服務水平,通過“招生平臺”對新生入學戶籍、房產、工商、社保等信息進行大數據審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