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921MB2794342A/2024-18296 | 成文日期 | 2024-05-23 |
| 發布機構 | 寧陽縣政府辦公室 | 發文文號 | 寧政辦發〔2024〕3號 |
| 有效性 | 有效 |
專家解讀:關于《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解讀
動漫解讀:關于《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解讀材料
領導干部解讀:關于《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解讀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市屬以上駐寧各單位:
《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寧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5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切實做好2024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編制本方案。
一、災害點的分布范圍、威脅對象
全縣地質災害隱患主要分布在華豐、磁窯、蔣集、堽城、葛石、伏山等鄉鎮。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類型劃分我縣主要為崩塌、泥石流、巖溶塌陷。目前共有災害點8處,其中崩塌4處、泥石流3處、巖溶塌陷1處,其中3處崩塌(葛石鎮黃家峪村村北崩塌、堽城鎮住山莊村北崩塌、蔣集鎮杏山頭村崩塌),2處泥石流(蔣集鎮小寧家村泥石流、華豐鎮胡家莊泥石流)已工程治理完畢。
(一)崩塌(共4處)
1.葛石鎮黃家峪村北崩塌:位于鳳凰山西南坡黃家峪村村北,地理中心坐標為116°58′49.7″,35°47′20.1″,該區域山坡巖石裸露,無植被覆蓋層,山體上部裂隙發育,危巖聳立、突兀。2019年12月寧陽縣葛石鎮黃家峪北、東兩處崩塌地質災害治理項目開工,于2020年9月26日通過相關專家驗收。目前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1)支擋加固。對大塊度危巖體采取砌壘漿砌石進行支擋,阻擋危巖體下滑崩落。(2)危石卸載。對山坡坡面孤立分布、小塊度的危石,采取清除措施,消除崩塌隱患。(3)修筑擋墻。于山坡坡腳處依地形修筑石砌擋墻,阻擋危巖體滾落山坡。(4)搬遷避讓。2012年實施了寧陽縣葛石鎮黃家峪崩塌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避讓工程,共搬遷11戶,部分村民根據自身生產要求考慮選擇不拆遷安置。如遇極端天氣仍需加強巡視或視頻監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
2.堽城鎮住山莊崩塌:位于住山莊村村北,地理中心坐標為116°55′30.6″,35°51′37.3″,此處崩塌點偶有小塊碎石崩落,目前未發生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事故。該地質災害點已完成工程治理施工,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1)支擋加固。對山坡坡面崩積塊石堆積采取砌壘漿砌石支擋墻措施,阻擋危巖體下滑崩落。(2)填縫、灌漿。對山坡頂部危巖體采用填縫、灌漿加固。(3)危石卸載。對山坡坡面孤立分布、小塊度的危石,采取清除措施,消除崩塌隱患。通過治理,已基本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如遇極端天氣仍需加強巡視或視頻監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
3.蔣集鎮杏山頭村崩塌:位于寧陽縣蔣集鎮杏山頭村東,毗鄰村民住房。中心坐標116°57′5.28″,35°51′9.00″,該風化巖體崩塌隱患點為強風化的黑云花崗閃長巖經人工開挖形成的高陡邊坡。崩塌隱患點立面南高北低約1.5-3米,長約15米,其中靠近居民院墻長約6米段巖體內發育眾多裂隙,最寬約3厘米,已有部分風化巖體發生崩落。邊坡坡面陡峭,巖體松散,對下方1戶人家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威脅。該地質災害點2023年4月完成工程治理施工,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1)支擋加固。對山坡坡面崩積塊石堆積采取砌壘漿砌石支擋墻措施,阻擋危巖體下滑崩落。(2)危石卸載。對山坡坡面孤立分布、小塊度的危石,采取清除措施,消除崩塌隱患。通過治理,已基本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如遇極端天氣仍需加強巡視或視頻監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
4.華豐鎮梧桐峪村崩塌:位于華豐鎮梧桐峪村南,中心坐標117°7′38.91″,35°47′40.42″,該崩塌點屬于土質崩塌,斜坡高度3-5.6米不等,巖性為棕黃色粉土、含礫粉土,礫石成分以二長花崗巖為主。部分斜坡坡角處可見第四系松散層以下為二長花崗巖。斜坡長度約500米,坡面基本為直立。目前部分斜坡坡面由村民自行加固,若遇較大暴雨,易造成土體垮落,對周邊村民及民房造成傷害。威脅人數55人,民房90間,威脅財產約360萬元。目前該災害隱患點正在進行工程治理施工,期間仍需做好極端天氣巡查和群測群防工作。
(二)泥石流(3處)
1.華豐鎮胡家莊泥石流:位于胡家莊東南大噴峪,地理中心坐標為117°08′29.20″,35°46′40.84″。該地質災害點于2018年實施了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胡家莊特大型泥石流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治理資金2820萬元(中央資金2400萬,縣級配套資金420萬),2020年完成施工。治理工程對胡家莊村泥石流地質災害點采取溝谷清理、谷坊壩、攔擋壩、護坡和排導槽等方法進行了治理;同時對治理區內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采取削坡、護坡等方法進行了治理,有效降低了災害發生的風險。如遇極端天氣仍需加強巡視或視頻監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
2.蔣集鎮小寧家莊泥石流:位于小寧家莊村南,地理中心坐標為116°58′7.01″,35°51′7.04″。該地質災害點于2019年實施了寧陽縣蔣集鎮小寧家莊泥石流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治理資金284.46萬元(省級資金),2020年完成施工。小寧家村泥石流地質災害點治理工程以固、攔為主,清理、停淤、排導相結合,減輕了下游溝谷被淤積的風險,已基本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如遇極端天氣仍需加強巡視或視頻監控,做好群測群防工作。
3.磁窯鎮棗莊村骨頭澗泥石流:位于棗莊村西南部,鳳凰山北面。地理中心坐標為117°01′49.44″,35°48′52.66″,為一深切割“V”字型溝谷。巖性為泰山群變質巖,溝長約2千米,2001年8月4日一場大雨引發山洪,使20余戶居民、100余間房屋遭水淹,幸未造成房倒屋塌、人員傷亡等災難。該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溝谷西北側修筑了排水渠約1000米,上游400米進行了渠底清理,下游延環山路新建排水渠約600米,可將部分上游匯水引流至下游水庫中,減輕了泥石流的危險性。目前該災害隱患點正在進行工程治理施工,期間仍需做好極端天氣巡查和群測群防工作。
(三)巖溶塌陷(1處)
伏山鎮東代村巖溶塌陷:地理中心坐標為116°49′21.95″,35°50′6.10″,該處巖溶塌陷群目前有四處塌陷坑,塌陷坑規模較小,近年來比較穩定,未有明顯擴大或新增趨勢。原有塌陷坑部分已經回填,其中1處塌陷坑旁建設有一眼地下水監測井。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為群測群防員定期巡查。
二、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方向
應對崩塌、泥石流災害,主要考慮采取工程治理、排危除險的方式進行主動治理,同時合理規范人類工程活動,杜絕或減輕誘發災害發生的人為因素。
1.崩塌、泥石流災害暴發前有前兆,要以避讓為主,加強對周圍群眾的防災教育,對周圍居民發放“地質災害防治避險明白卡”,使群眾了解和掌握災害突發時的自救方法。
2.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加強日常監測,對重點危險區實行定人不間斷監測,雨季要24小時晝夜監測。提前制定好應急預案和撤離計劃,如有異常現象及時組織人員疏散。
3.對小型或易于治理的潛在災害,實行加固、支擋、引水等防范措施。
4.設立地質災害警示牌,提醒周邊村民注意。
5.對建造在泄洪溝坡上的梯田及其堆積物等要堅決拆除。
6.有計劃地引導災害區村民搬遷,遠離災害區,從根本上避讓災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領導組織和相應的辦事機構,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各鄉鎮(街道、園區)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各礦山企業負責人對本礦區負總責。
(二)強化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園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持續深入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鄉鎮要建立健全防災責任制,層層落實防治責任,加強地質災害防災預案演習,增強群眾識別、避讓、應急處治地質災害的能力,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三)嚴格制度執行。一是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各鄉鎮(街道、園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制度,設立汛期防災值班室,明確值班領導和值班工作人員,確保24小時通訊暢通。二是嚴格執行險情巡查制度。各鄉鎮(街道、園區)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嚴格實行地質災害定期檢查制度,在汛期每月輪回檢查一次,大雨、暴雨過后檢查一次。重點檢查災害監測情況、隱患點最新動態及發展趨勢、有無新的災害危險點出現。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收集匯總檢查情況,以書面上報縣人民政府,同時抄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三是嚴格執行汛前排查制度。縣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委托或聘請有資質的地勘單位開展汛前排查,既查已有隱患點的變化情況,又查是否有新增隱患點,并及時將新增隱患點納入防控范圍。四是嚴格執行汛期報告制度。汛期是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時期,各鄉鎮(街道、園區)要實行“零報告”值班制度,每天下午17:40前向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上報險點監測情況。發生災情要在規定時限內向縣政府、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相關部門上報災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影響、采取的應急措施及存在問題等情況,并積極組織搶險救災。
(四)加大治理力度。嚴格按照屬地管理職責,加大地質災害點治理力度,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所在鄉鎮在地質災害治理方面負有主要責任,要嚴格按照地質災害治理方案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點進行治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附件: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寧陽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成 員 名 單
組 長:陳 軍 副縣長
副組長:吳岐彬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
路 謙 縣政府服務落實中心主任
成 員:徐海軍 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服務中心副主任
程 輪 縣發改局副局長
李建中 縣教體局黨組成員
徐 峰 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胡登贊 縣財政局黨組成員、副科級干部
左茂寧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
魏 亮 市生態環境局寧陽分局黨組副書記、二級主任科員
張海濱 縣住建局黨組成員、縣工程建設指導服務中心
支部委員會書記、主任
魏伯華 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縣農村公路管護中心
黨支部書記、主任
孫 皓 縣水利局主任科員
鄭廣東 縣衛健局黨組成員、縣紅十字會七級職員
王慶建 縣應急局黨委委員
寧廷春 縣能源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成員、七級職員
陳小霞 縣氣象局副局長
徐 濤 國網寧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賈小嘎 縣人武部軍事科參謀
孫 翡 縣消防救援大隊初級專業技術職務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左茂寧任辦公室主任。
值班電話:5390001 5390004 5390051
聯 系 人:王 朋 1385385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