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70921349289580k/2023-21195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發布機構 | 寧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組配分類 | 決策執行評估 |
為切實做好“十四五”期間的市場監管工作,根據《泰安市“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和《寧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上級規劃文件,結合我縣實際,寧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寧陽縣“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
“十四五”以來,全縣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123456”總體工作思路和“三區四園兩翼齊飛”發展新格局,秉持“崇質尚品百姓安、強企惠民促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發展和民生,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積極作為、攻堅克難,狠抓各項任務落實,《規劃》實施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效。
一、規劃實施總體進展情況
(一)聚力監管保安全,堅決守牢“三大安全”底線。時刻緊繃安全工作弦,扎實做好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堅決守牢市場監管安全底線。
一是慎終如始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打造億豐示范片區和3公里的“寧陽大道食品安全示范街”,構建“一大片、一條線”的食品安全示范格局,在億豐示范片區設立大型戶外顯示屏,實時展示餐飲單位后廚情況。建成智慧市場監管平臺,114家學校幼兒園、14家養老機構食堂和億豐商圈120余家餐飲單位的“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全部接入,實現24小時“網上在線監管”。聯合興寧文旅集團建成食安主題公園。縣委書記、縣長帶頭,1077名縣鄉村干部對四千余家食品經營單位實施分級定向包保。完成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2400批次,開展“雙城”聯創創建示范點現場觀摩和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服務惠民生”進外賣平臺活動,舉辦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攜手第二實驗學校打造校園“食育”文化,省局《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簡報》刊發推廣。累計發布“紅黑榜”45期,“紅榜”業戶190余家,“黑榜”業戶110余家,脫“黑”轉“紅”業戶90余家,形成了曝光一家、警示一片、震懾一方的效果。10月14日,在“第十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大會暨全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承德)大會”上作題為《“紅榜”打樣 “黑榜”亮相 “三抓三促”曬出“舌尖”上的安全感》的經驗介紹,報送的《山東省寧陽縣食品安全“紅黑榜”:讓食品安全“曬”出來》獲評優秀案例。推進“三標”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食品生產環節專項檢查,完成食品生產企業年度監督檢查全覆蓋,共檢查食品小作坊175家,23家存在問題的業戶均已整改到位;深化農村食品整治行動,完善農村食品配送和追溯體系,75家農村食品經營店完成規范化建設,強化食用畜禽產品監管,對3家大型肉類批發商和261家銷售者建立臺賬,實行動態調整,加大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對131家校周邊食品經營業戶建立監管工作臺賬,實施網格化、動態化監管,縣域內獲證食品銷售者風險評價4779戶,評級率100%。經市食藥安委審定,我縣 2022 年食品安全評議考評等次為 A 級。
二是持之以恒守好藥化械安全陣地。持續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疫情防控醫療器械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口腔診所規范行動、醫療器械“清網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防嚴管嚴控藥品安全風險。共收集、審核、上報藥品不良反應1265例,化妝品不良反應80例。開展藥品和化妝品質量抽檢完成藥品抽檢36批次、化妝品抽檢9批次。榮獲“2022年度泰安市藥械化安全監測工作通報表揚集體”稱號,推薦的芝心堂醫藥公司郭振同志,當選全國第四屆“身邊最美藥師”。持續開展“藥品安全示范街”創建活動。在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經營業戶比較集中的區域進行創建開展“藥品安全示范街”創建,11家藥械經營使用單位引領典型示范效應,培育5家醫療器械質量管理規范示范單位,組織藥化械安全科普宣傳20余次。深入開展“規范化藥房”建設。12月7日,順利迎接了省藥監局、省藥師協會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在葛石鎮黑石社區組織的“最美藥師藥學服務齊魯行”暨“最美藥師走基層”志愿服務公益活動,活動向200余名社區群眾發放了價值4萬余元的家庭常用藥品。12月13日,召開泰安市“藥品安全示范街”觀摩提升會議。著眼藥品使用質量安全,采取示范引領,梯次推進的方式,分批分類對社區服務中心、個體診所、中醫專科門診進行規范提升,督促基層醫療機構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改善藥品儲存條件,完善規章制度,重點解決藥品儲存條件差、藥品購進使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全面提升藥品使用質量管理水平。
三是集成攻堅守護特種設備安全底線。先后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拉網式大排查專項行動、市場監管領域嚴重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等專項行動,對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和隱患問題進行細致排查,確保隱患閉環管理。鍋爐、壓力容器重大隱患排查整治等各類專項行動穩步推進,有效防范和化解供暖鍋爐事故風險,檢查使用單位564家,排查隱患問題1135項,其中1100項已完成整改,35項正在整改中。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91份,立案21件,罰款56.5萬元。積極推進電梯智慧維保,全縣公眾聚集場所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投保率已達到100%。推進液化石油氣瓶、工業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追溯體系建設,氣瓶充裝設備“掃碼限充”升級完成,實施液化石油氣瓶“陽光充裝”行動。組織雙重預防機制現場觀摩會,泰安市特種設備(壓力管道)突發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寧陽縣特種設備(液氨球罐)泄漏事故應急救援實戰演練順利舉行,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培訓會,30余家化工企業200余名相關人員接受培訓。
四是縱深推進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142家重點工業企業開展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印制下發宣傳海報和制度模版240余份,督促經營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開展農資專項整治和農用地膜專項整治等行動,排查120家經營戶。開展,摸排檢查轄區內40余家農膜經營者。勇于擔當,扛起商貿流通領域規下商超安全生產政治責任,汲取銀川燃氣爆炸事故教訓,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對212家業戶全面摸底排查建立臺賬。實施小微企業“雙升四上”和質量品牌戰略,指導4家企業完成“好品山東”申報,16家企業申報山東優質品牌,近三年來累計新增山東優質、知名品牌51個。華陽農藥和騰飛機電被授予“質量強市標桿企業”稱號。
(二)服務發展為根本,全面做優營商環境
一是著力提升知識產權與標準化計量工作水平。截至9月底,我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24件,同比增長43.59%,增幅居全市第二;發明專利授權量61件,同比增長117.86%,增幅居全市第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件/萬人)3.4件,同比增長45.81%,增幅居全市第二。山東衛視《晚間新聞》《中國網》《中國質量新聞網》等新聞媒體相繼報道我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布點優秀經驗做法。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共幫助企業成功融資1億余元。組織我縣7家企業新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目前已通過省局初審,新合源熱傳輸公司順利通過優勢企業復審。開展計量方面雙隨機抽查9項,為轄區所提供技術、法律支持,涉及生產經營單位40家。建立“助企紓困”計量服務隊5支,幫扶中小企業36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4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幫助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解決計量技術問題5個,開展計量培訓60余人次。為魯寧檢驗檢測公司提供技術標準服務,引領檢驗檢測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受到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肯定。
二是扶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營商環境對標提升,開展群眾和市場主體雙滿意“暖心服務”大走訪活動,上門“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安全”,切實做到說“暖心話”、辦“暖心事”、解“真難題”;印制惠企“政策包”, 建立集成服務事項清單23項,建好《企業走訪臺賬》,現場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對總投資5億元,占地87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冷鏈存儲6.8萬噸的凌云早天下冷鏈物流項目,聚焦建成“檢測一流、標準一流、監管一流”目標,實行“一對一”專班全程幫扶。推進柔性執法提質擴面,善用指導提醒、約談整改、行政告誡、輕微免罰等柔性方式,指導失信企業進行信用修復,幫助1035戶市場主體移出經營異常名錄,4戶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三是著力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向社會公開征集消費領域涉嫌不公平的格式條款,開展合同格式條款“你提我點”、網絡經營主體“亮照亮證亮規亮標”活動。2023年,受理投訴舉報咨詢401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6.57萬元,其中12345政務熱線受理2504件,不予受理366件,辦結率100%,回訪率100%,在縣政府熱線考核中,群眾滿意率為98.89%;全國12315平臺受理1005件,按時初查率100%,按時辦結率100%,截至目前,在全市12315效能評估評價中,我單位各項指標名列前茅,位列全市第二。
四是著力創優市場發展環境。深化服務、效能、政策“三個集成”助力全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縣發展市場主體10233家,超預期提前完成發展目標。順利完成個私協會換屆,“黨建+服務”激發非公企業黨建活力,“線上+線下”雙驅聯動年報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市年報現場會在我縣召開。今年以來,我局會同各金融部門召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座談會13場次,其中寧陽縣農商行獲取客戶數量300余戶,已發放貸款40余戶,發放金額2000萬元,郵儲銀行走訪企業15余家,累計發放8筆、1000萬元。
(三)攻堅克難展擔當,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是市對縣考核指標爭先進位。深入研究市對縣考核指標,細化分解指標任務。緊盯消費品合格率指標,狠抓產品質量監管。抓好山東優質、知名品牌和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培育,積極爭創山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將抽檢不合格率較高品種和相關生產經營單位作為監督檢查重點,切實提高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全面落實醫療器械日常監管工作計劃,完成檢查覆蓋率要求,確保不發生重大產品和服務質量事件及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著力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效能,努力實現“奔三爭第一”目標。
二是全力以赴做好對上爭取工作。全力推進各類試點爭取工作,成立工作專班積極對上爭取協調,積極培育和選樹工作典型和優秀案例。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印發第二批跨部門綜合監管“揭榜掛帥”重點改革試點任務的通知》中,我單位“無證無照查處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和“外賣行業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 成功入選第二批跨部門綜合監管“揭榜掛帥”重點改革試點。
三是“雙城”聯創工作沖刺攻堅。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方面: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建任務,順利迎接本輪創建周期年度驗收工作。持續開展循環、專項督導測評,營造趕超濃厚氛圍。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方面:通過開展示范城市創建,倒逼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提升食品安全行業整體標準,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圍繞職能強執法,建強隊伍匯聚工作合力
一是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監管服務執法體系。以“執法+服務、監管+溫情、信用+共治、嚴管+嚴懲”四個維度,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監管服務執法“寧陽模式”。開展茶葉粽子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反餐飲浪費等執法活動,共普法90次,發放普法宣傳材料62075份,填寫普法記錄表22張;發布風險預警信息26次,監測、收集、分析社會輿情1次;開展約談告誡21次,發放約談告誡通知書22份;辦理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案件1件,從輕減輕處罰案件68件,減免罰款合計1173000元;開展案件回訪2次,填寫案件回訪登記表2張;開展信用修復1832次,為5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
二是善用執法利劍整頓市場秩序。聚焦重點行業領域、重點產品,深入開展流通領域掃黑除惡、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已查辦“鐵拳”行動相關案件160件,共出動執法人員100余人次,檢查茶葉經營單位30余家,對發現的2次茶葉過度包裝現象,執法人員當場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并在縣局公眾號上予以曝光。
三是打造更嚴姿態的“清廉市監”。全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善學肯思,理論聯系實際。召開全縣市場監管系統黨員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做到黨風廉政建設學習常態化,進一步筑牢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意識。截至目前,全年共組織開展警示教育4次。緊盯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會議安排、發文要求等方式,防止“四風”問題回潮反彈,持之以恒涵養風清氣正的市場監管政治生態。
四是強化市場監管平臺隊伍建設。建成智慧監管指揮中心,大力提升各項應用指標。以“三個能力”提升行動為抓手,強化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實施“青藍計劃”,成立青年志愿服務隊,對新錄用人員持續開展結對幫帶,凝心聚力鍛造市場監管“鐵軍”。東疏所黃貝作為泰安市市場監管系統代表隊成員,以團體總分第三名的成績榮獲山東省第九屆藥化械執法辦案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持續推進基層所規范化建設,投資65萬元對五個所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力推八仙橋等五個所創建星級所。今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監管報》《中國質量報》《大眾日報》等國家、省級媒體發表稿件60余篇,傳遞好“寧陽市監”聲音。
二、規劃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挑戰
一是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層出不窮,給監管執法帶來了壓力與挑戰。基層市場監管所普遍面臨人員不足、年齡結構老化、專業人才匱乏、經費短缺、裝備落后等問題,與精準精細監管要求和大數據、網絡化、專業化發展等高水平市場監管體系建設不相適應,加之傳統市場主體違法方式與新型違法手段疊加,集團化、產業化、網絡化、智能化、廣域化、專業化趨勢愈發明顯,打擊難度大。
二是社會共治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方偏遠、經濟落后的鄉鎮村居對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工作投入不足,群眾識假辨假的能力欠缺。現代化監管手段覆蓋面較為局限,智慧監管的水平還有待夠高,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市場監管難度和復雜性明顯上升。市場規模快速增大,市場生態日益復雜,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線上線下市場交織融合,監管資源和監管服務對象不匹配的矛盾日趨突出,市場監管有效方式方法亟待深入探索,多元共治市場監管格局尚未構建完善。
四是企業對知識產權重視程度不足。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水平較低,擁有專利的企業占比少,專利質押融資貼息政策知曉率不足,專利發展專項資金不足。由于知識產權不能迅速為企業帶來直接利益,致使部分企業開展工作停留在完成指標與任務上,領導層和決策者并未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重視和開展知識產權工作。
三、進一步推進規劃實施的對策建議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落實好《規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拓展準入準營和退出制度改革,推進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的,深入實施放心消費助力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強化“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確保嚴重違法失信主體應列盡列。持續做好市場主體培育工作,推進市場主體培育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為建設“大強富美安”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寧陽夯實微觀基礎。
二是擔當作為履職盡責,堅決守牢一排底線。落實好《規劃》,復制億豐商圈和寧陽大道創建經驗,狠抓“兩個責任”落實,全面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尋找笑臉就餐”。以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為抓手,持續開展高風險重點品種風險隱患排查。以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為根本,始終保持特種設備定檢率、公眾集聚場所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投保率100%,力爭特種設備登記率實現100%。以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為著力點,全面加強工業產品質量監管。
三是踐行服務型監管執法,不斷創優市場環境。落實好《規劃》,踐行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執法理念,充分運用“指導提醒、約談告誡、輕微免罰、重違嚴懲”四種形態開展監管執法。以公立醫療機構價格檢查為重點,推進醫藥領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專項整治。以民生領域案件查辦為重點,聚焦轉供電價格等熱點問題,深挖案源強化行刑銜接,從嚴從快查辦一批案件。積極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完成任務目標。
四是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夯實市場監管現代化基礎。落實好《規劃》,以黨建為統領,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突出基礎與能力,大力實施市場監管強基固本工程,加強基層執法人員能力建設,推動基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對標“廉、正、實、勤、勇”要求,加強隊伍能力建設,拓寬干部工作視野,以青年干部培養為重點,鍛造“一專多能”市場監管“鐵軍”。